江泽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画好最大同心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所以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
一、人民政协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要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在新时代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画好最大同心圆,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产生的前提条件。早在筹备召开新政协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问题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内部各方面需要统一认识的首要问题和首要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存在的意义所在。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上来。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人民政协只有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才能有着力点。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宪法赋予的神圣使命,是政协章程赋予的庄严职责,也是党的宗旨的体现。
二、画好最大同心圆,汇聚共襄伟业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掌握规律、坚持原则、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统战工作中,实行的政策、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人民政协作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在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画好最大同心圆,必须做到:
坚持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旗帜鲜明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善于从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的高度辨析问题,用实际行动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始终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确保人民政协事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向前发展。
解决“谁影响谁的问题”。充分发挥各级政协党组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重要作用,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各级政协组织和委员履行职责。引领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更好地发挥各级政协党组在政协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政协组织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民主协商凝聚共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过程,既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通过各级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才能确保民主协商高效有序开展。
共商改革凝聚智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才能更好地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正确对待改革涉及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使社会各界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商改革、共促发展、共谋稳定。
提升政协委员政治把握能力。政协委员是政协履职主体,要全面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确保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旗帜鲜明,才能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奋斗有为彰显价值,切实发挥在本职工作中的带头作用、政协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和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
合作包容凝聚力量。各级党委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要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人民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要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健全同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沟通联络机制,畅通表达渠道。这样才能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谱写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
(发言人主要职务:吉林省政协主席)
潘维:人民政协在凝聚共识、促进社会各界大团结中的优势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人民政协就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回想70年前,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五一口号”,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等积极响应。600多位代表历经千难万险赶赴北京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团结、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中国革命与人类文明的关系,这三大命题具有持久生命力,是中国政治制度取得成功并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围绕这三大命题,新中国创立发展了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和体制机制,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中国的政治智慧。
一、人心向背、力量对比决定事业成败。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人民政协的职能定位有所不同,但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就在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不仅是具体职能,更是实现争取人心的过程和途径。人民政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中心任务,但人民政协在每个历史时期都肩负一项共同的政治任务,即争取人心,构建和巩固各社会阶层政治共识。
二、团结与民主并重。人民政协具有两大主题———团结和民主。这是人民政协充分发扬民主的重要保障。正如毛泽东所说:“中国无产阶级……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我们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避免了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切实避免了党争纷沓、相互倾轧的现象,切实避免了相互掣肘、内耗严重的现象,凸显出人民政协将“团结”与“民主”并重的深远意义。
三、党的群众路线始终贯穿于人民政协工作。一方面,党和政府与人民政协各参加单位和各族各界人士,就重大问题进行反复深入细致的协商,最终达成一致的工作方法。另一方面,参加人民政协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积极主动地到自己所联系的社会阶层群体中,开展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
四、团结—批评—团结。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用以解决人民内部矛盾。人民政协在运用这个方法过程中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正确分析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运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国家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政治协商作用,依然是新时代人民政协面临的重大课题。
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发展总是和社会矛盾相伴随的。矛盾是发展的动力,但矛盾激化就会成为发展的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联盟采取民主的办法,既照顾了同盟者的利益,又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我国的社会进步是以社会各阶层共同进步的方式完成的,一部分人的进步发展没有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人民内部矛盾没有激化为敌我矛盾,没有阻碍社会整体进步。
实践证明,在西方政治制度下,社会分化日益严重,社会阶层利益矛盾难以调和,缺乏政治领导的代理人政治协商很容易陷入困境。这是欧美发达国家近年街头抗争运动出现高潮的根本原因。
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是国家政权活动的两个层面。两个层面紧密联系、有机互动,则政权巩固;两个层面相互分离对立,则政权弱化。在中国政治制度模式中,中国共产党是连接和领导两个层面的政治力量,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发挥政治领导力的政治组织之一。这是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也是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坚持和发扬这些特点和优势,承担起新时代的使命,人民政协就一定能把自己的工作载入人类的文明史。
(发言人身份和主要职务:“全球政治制度模式比较研究”课题组代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明星:关于“懂政协”的实践与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的重要指示,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是指导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行动指南。这里,我着重谈谈“懂政协”的实践与思考。
一、懂政协首要的是“懂”政协的政治属性,重在增强“党”的观念
政协工作是政治工作,懂政协首先要懂政协的政治属性。把握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重在增强“党”的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全面深刻的论述,从国情上指出“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特征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从优势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从纵向上指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横向上指出“党是领导一切的”。所以,把握人民政协的政治属性,最重要的就是增强“党”的观念。在政协工作实践中,必须始终坚持“两个维护”,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大力夯实党的基础,积极助推党的事业。
二、懂政协主要的是“懂”政协的统战功能,重在发挥“引”的作用
政协的主要功能在“统”。在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中,首先就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在人民政协“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中,首先是“团结”。在人民政协的重要作用中,首先就是“协调关系、汇聚力量”。
统战的主要目标在“心”。政协发扬优良传统,优势在于凝心聚力。政协“画好”同心圆,方法在于坚守政治底线,最大限度增进各方面的政治共识。
凝心的主要方式在“引”。就是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今年是山西省“转型项目建设年”,围绕这一重大实践,太原市政协组织近百名政协委员到建设工地视察调研了全市11个重点项目。委员们有四个强烈的感受:感受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力,感受到了省市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效力,感受到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感受到了太原转型发展的潜力。
发挥人民政协的统战功能,一是要增强时代性。二是要增强创新性,三是要增强纪律性。
三、懂政协重要的是“懂”政协的时代担当,重在增强“为”的效能
当前,我们正处于伟大社会革命与伟大自我革命的并行期,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正处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期。人民政协正处于大有可为的新时代。
全国政协系统顺应时代要求,积极担当作为。同时,我们也看到,有的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也存在担当作为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愿为、不想为、不会为、不严为、不精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强教育培训。教育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不断强化担当作为的精神,努力保持“三严三实”的作风。其次要查改突出问题。全国政协机关集中解决突出问题为我们做出了表率。再次要健全落实制度。把教育培训引导、纪律规矩约束、考核激励推动、责任追究倒逼等制度落到实处。
四、懂政协必要的是“懂”政协的履职要求,重在达到“高”的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协履职提出一系列要求,强调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强调要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强调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等等。这为政协履职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科学方法。
全国政协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工作水平不断提高,但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能力不足、方法不当、调研不深。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在政治建设上下功夫,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二要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真正做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三要在提升能力上下功夫,使自身能力“持续升级、不断扩容”。
(发言人主要职务:山西省太原市政协主席)
董云虎:论新时代健全发挥界别作用的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深入研究更好发挥界别作用的思路和办法,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拓展有序政治参与空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对人民政协健全界别工作机制、更好发挥界别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指明了工作方向。
一、界别在人民政协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界别是组成人民政协的基本单位。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其组织构成始终遵循“大团结、大统一、囊括一切代表人士”的方针。以界别为基本构成单位,包括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民族宗教、港澳台侨等社会各方面、各领域、各行业。
其次,界别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一个界别联系着一个领域、一个方面,团结着一方人士、一片群众,充分体现了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充分体现了政协开展群众工作的独特优势。
第三,界别是社会各界有序政治参与的基本途径。各界别通过政协组织有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重大事务开展协商讨论,有利于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了政协作为人民民主重要形式的本质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
第四,界别是新时代政协履行职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依托。通过有效的界别活动,使界别群众中分散的、零碎的意见建议得到系统的、综合的表达,有利于提高协商议政水平,有利于寻求最大公约数。
二、界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界别意识不够强。政协委员与所联系界别群众缺乏沟通联系,代表本界别表达意见建议的自觉性不强。政协组织较少以界别为单位开展活动。
二是界别工作不到位。界别在政协履职工作中的整体效能偏低,普遍存在界别协商、界别提案、界别调研、界别视察、界别学习等开展不活跃、不经常等问题。
三是界别工作缺乏规范。对界别工作没有建立统一的制度规范,对如何发挥界别作用没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工作要求。
三、更好发挥界别作用的思路及机制
一是强化界别意识。这是更好发挥界别作用的前提。政协组织应正确处理好界别作用与政协整体作用的关系、与专委会基础作用的关系、与政协委员主体作用的关系,切实加强对界别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界别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政协委员应自觉加强与本界别群众的联系,倾听界别群众呼声,反映界别群众诉求。
二是坚持分类施策。这是更好发挥界别作用的基础。不同界别的组织基础、履职方式、承担功能各有不同,发挥作用的重心和着力点也应有所不同。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这是更好发挥界别作用的关键。界别开展工作必须有载体、有抓手、有渠道,把发挥界别作用体现到政协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界别+”的理念,支持开展界别发言、界别协商、界别提案等活动,增强政协履职的界别代表性。积极运用网络等现代技术,加强界别委员之间的沟通交流。
四是完善保障机制。这是更好发挥界别作用的支撑。应从制度上加强顶层设计,明确界别工作的组织领导、基本原则、工作内容、活动形式、服务保障等。应完善主席会议成员联系界别制度,为界别更好发挥作用提供有力指导。进一步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联系界别的制度,统筹谋划推进界别的履职活动,使专门委员会成为开展界别工作的重要组织依托。鼓励地方政协组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发挥界别作用的办法。
(发言人身份和主要职务:“健全完善界别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课题组代表,上海市政协主席)
张道宏:坚持和发展新型政党制度 推动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对于推动新型政党制度和人民政协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具有独特政治优势,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
首先,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次,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
第三,新型政党制度新在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好、落实好新型政党制度是民主党派的重要政治责任,必须增强责任担当,认真履行职能
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民主党派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履行好参政党职能,才能进一步推进新型政党制度的完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重点把握以下三点:
一是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不断增强协商议政的能力和水平,围绕党和国家大政方针和重点领域的重要问题,广聚众智,广献群言,促进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二是用好民主监督的十种形式,结合民主监督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特别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脱贫攻坚民主监督的任务要求,把握政治方向,坚持问题导向,履职尽责,切实取得监督实效,进一步凸显新型政党制度优势。
三是在发挥民主党派界别特色和传统优势的同时,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围绕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多建务实之言,多献可行之策,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人民政协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必须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从人民政协角度来讲,要充分发挥新型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完善工作机制,搭建更多平台,为民主党派在政协更好发挥作用创造条件。一是坚持民主协商、平等议事、求同存异、体谅包容,营造良好协商氛围;二是要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建立健全协商议题提出、活动组织、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三是支持民主党派在政协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尊重和保障民主党派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的权利和开展视察、提出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权利。
从民主党派这一人民政协的重要参加者的角度来讲,民主党派只有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人民政协平台更好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才能促进人民政协更好发挥作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的作用。一是深入学习贯彻新型政党制度理论,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二是严格依照章程履行职能,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搞好调研,向政协提交高水平的发言和提案;三是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加强党派成员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组织引导本党派委员在履职实践中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带领本党派各级政协委员做好“委员作业”。
(发言人主要职务: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
柯尊平: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人民政协履职全过程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就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履职全过程,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履职尽责的价值取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各个方面,是新时代开展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党领导发展的根本目的。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人民政协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为了人民,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依靠人民,明确了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根本动力,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履行职能中必须深深扎根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把工作的触角向基层、向各界群众延伸,使政协工作更接地气、更有生机活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了我们党领导发展的根本价值,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彰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不断迈进的信心和决心。人民政协包容各界、团结各界,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照顾同盟者的利益,助力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准确把握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着力重点,同心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必须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定位履职的新坐标,找准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着力重点,凝聚共识、协力共创、促进共享、推进共治,同心助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从根本上维护群众利益;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协力做大做好民生“蛋糕”;紧扣民生短板精诚出力,促进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政协协商民主,促进社会共建共治。
三、明晰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方法路径,把人民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政协工作的重要标准
人民政协工作本质上也是群众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解决好“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明晰推动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和责任担当。
一是保持人民本色,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更好发挥政协联系服务群众作用。人民政协来自人民,政协委员本身就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要不忘本来,始终保持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和群众沟通交流、打成一片。要厚植情怀,始终带着深厚的感情融入群众,以真心换真话,以真情换真知。要提升能力,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把履职本领的增强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
二是厚植人民底色,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夯实政协履职为民的根基。调查研究要深入群众,走进人民群众问需问计,使提出的意见建议更加体现人民心声。协商议政依靠群众,畅通渠道、搭建平台,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汇聚起来,把党的决策部署宣传落实到人民群众中去。用担当和实干服务群众,自觉站在人民立场想问题、谋对策、办实事,言必求真、行必责实、策必问效,使政协履职更好体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
三是多看人民“脸色”,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政协工作的标准。一看协商选题是否符合民心民愿,聚焦人民群众的重大关切,确定协商议题,使协商议政更加畅达民意、温暖民心。二看履职过程是否近民亲民,坚持依法遵章履职和近民亲民相统一,善于识民情、接地气,使人民群众感到政协与自己很近、委员和自己很亲。三看履职成果是否利民惠民,始终把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根本标准。
(发言人身份和主要职务:“人民政协如何在工作中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课题组代表,四川省政协主席)
刘佳义: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人民政协之所以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一方面是由它的性质和职能所决定;另一方面也是就其在我国业已形成的协商民主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而言的。所谓“重要渠道”,是针对协商民主渠道而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渠道很多,政协是重要渠道;而“专门机构”是就协商机构而言,意思是说在从事协商的机构中,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其他机构并非专门协商机构。这个机构的特点:一是政协协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依托,与整个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相配套,是一种制度性民主。二是政协协商是以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为主旨的,协商目的是努力形成共识、增进团结,是一种合作型民主。三是政协协商民主具有经常性、有序性特点,是一种能使群众感到自己民主权利得到切实落实的新型的参与式民主。四是政协协商追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境界,倡导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理念,实行平等协商、合作共事的方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是一种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主。同时,人民政协具有比较完善的制度组织架构、比较规范的协商内容、形式和程序,协商传统深厚,协商活动特色鲜明,完全有条件有优势承担起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历史重任。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人民政协怎样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一是坚持政协协商的政治性。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政协协商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首要任务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引导广大委员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要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广泛协商,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各方面的共同意志。三是要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坚持走中国式协商之路。
二是坚持政协协商的统战性。作为专门协商机构的人民政协不仅要重视发挥“协商”功能,更要担负起“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能量”的重任,在协商实践中突出“凝心聚力”的统战功能。要认真贯彻落实汪洋主席提出的“一个共同体”和“双向发力”的要求。
三是坚持政协协商的群众性。人民群众是协商民主的重点,政协协商要以人民利益为重,聚焦大事、关注实事、紧盯难事,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要引导所联系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发展,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为改革发展添助力、增合力。要逐步扩大协商民主的开放性,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四是坚持政协协商的专业性。专门者,通常有三层意思:一是特别,即不同于其他;二是专事,即集中于某一件事情;三是专长,即特别长于某一项工作。专门协商机构要有专门协商机构的样子和风范,专项协商计划、比较完整的制度程序与参与实践平台、把专门委员会力量组织好运用好都是体现,更应着力提升政协协商民主的质量和实效。要健全协商民主的制度程序,建立政协协商议政质量体系、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强化政协协商的信息技术手段支撑。从一定意义上说,只有当委员成为“会协商”的行家里手时,委员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委员。我们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对委员这种独特能力的培训,努力提高政协协商的专业化水平。
(发言人身份和主要职务:“如何认识人民政协是专门协商机构”课题组代表,中国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潘岳:人民政协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民政协处于团结合作、凝心聚力的第一线。如何用好思想文化资源来创新统战理论实践,团结不同的统战对象,是人民政协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问题。
新时代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亮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商关系”等一系列新论断,谱写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提供了根本遵循。
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提供了思想资源。人民政协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凸显了大团结大联合的统一战线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生动实践。
中华文明“大一统”理念为新时代统一战线提供了文化支撑。从理念到机制,新时代统一战线无不植根于中华文明“大一统”理念,统一战线不是“一时之术”而是“执政之道”。
新时代统一战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在大统战格局中,人民政协代表性之强、团结面之宽、覆盖面之广,是其他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
人民政协必须坚持统战是第一功能,团结是第一主题。压实统战职责、发挥统战优势,势在必行。
一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政协统战工作的领导力度,在统战工作条例中增加发挥政协统战作用的专门条款。加强政协党组统战工作力度。
二是探索文化统战新路径。对内强化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底线原则。对外创新海外文化统战,不仅促进文化与亲情交流,更要系统比较研究中西文明,讲透中华共同体文明的本质,筑牢国家统一的文化认同根基。
三是优化政协履职的统战效能。推动政协统战和协商民主有机融合。政治协商既要重视“国策”协商,也要注重“思想”沟通,还要协调各方“利益”,找出最大公约数。民主监督重在依循政协章程提出意见和建议,凸显建设性、协商式监督。参政议政要对党政决策释疑解惑,又要反映社情民意,增进共识。
四是发挥不同类型委员的统战作用。所有委员要深入群众,最大限度发挥团结引导作用。
五是创设观点交流与利益协调的新平台。对重大社会思潮、对重要民生问题、对不同观点意见,为体制外力量提供制度化沟通平台,推动国家与社会、政府与民间、体制内外良性互动。
六是优化政协统战机制保障。发挥界别统战功能,扩大吸纳体制外力量尤其是新媒体、社会组织、基层有实际影响力的代表人士。增强专委会统战职能,明确专委会主任统战职责,加强对界别委员的团结引导。确保政协各种会议活动调研,都必须有党派、团体和界别委员参与。
七是开展委员统战能力培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习统战理论,提升统战能力。尤其要开展中华文化培训,倡导分类施教,突出文化共识,推动委员汲取中华文明的协商共治传统、家国责任伦理、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与天下为公的政治情怀。
八是建立统战评估体系。将委员的统战意愿、能力和工作成效,纳入对委员的综合评估管理。将统战工作作为评估界别、专委会和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委员统战实绩与委员所在党派、团体在政协获得的相关政治安排挂钩。
(发言人身份和主要职务:“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有关问题研究”课题组代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
姚增科:关于推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的学习与思考
“要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努力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更大作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领会落实这一重要要求,必须认识有些政协组织存在想干事、真干事政治热情不断高涨与能力不足、本领不强之间的矛盾,把履职能力建设作为先导工程,学思践悟、抓实抓好。
一、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既要讲学习,又要善学习,解决好“懂政协、熟‘行规’”问题,做理论上的明白人
要善于“薄读厚、厚读薄”。读原著学原文且悟原理,“深入”到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源流、文化传承、实践探索;“浅出”到掌握精神要义、立场观点方法。要善于又博又专。在丰厚必备基本理论与知识“塔基”上,突出必知必用专门知识之“塔身”,成为完成“五大任务”一个方面的“工匠”高手。要善于学法出新。个人自学、集体研学结合,改进学风话风,促进转变作风,多用案例式、互动式、辩论式方法,力戒入脑不入心。
二、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既要坚决又要准确对标对表,解决好“忠诚谁、维护谁”问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读好《梁家河》《知之深爱之切》等故事,在了解从平凡到伟大的人生历程中讲维护;善于发声,在旗帜鲜明回应网上网下“杂音”“噪音”中讲维护;落细落小落实,在精准选题立项、协商议政中讲维护。把握好政治与业务关系。从议经济发展“紧要大事”到议民生“关键小事”,从业务上想“怎么办”,先从政治上思“怎么看”,找准结合点,把握“时效度”。
既紧紧依靠又主动争取同级党委支持。
三、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既要做足又要做好调查研究功课,解决好“怀正胎、善分娩”问题,做建言资政的明白人
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悟“道”得“法”,应处理好几个关系。
调查与研究。调查要深入,研究要用功,力戒重调查轻研究、只调查不研究;数量与质量。“宁可少些,但要好些”,所作所为呼应中央重视、党政关切、人民期盼“需求侧”,力戒铺摊子过大、上项目过多;知己与知彼。善用比较思维,力戒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内脑与外脑。发挥好政协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优势,又善借力外部“最强大脑”;读文与读人。既看纸面网页上情况,又问“土专家”“洋博士”所知,搜寻干部群众心里的大实话,力戒见文不见人、“唯书”不“唯实”;说短与论长。既坚持问题导向,又重视总结推广经验,力戒把“走下去”等同于“挑毛病”;上情与下情。坚决贯彻中央精神,又紧密结合具体实际建言资政,力戒“上下一般粗”。
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既要重视联系群众,又要善于联系群众,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问题,做服务人民的明白人
政治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是政协组织的根本特征。作为政协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群众是根基,又是力量。联系对象要广泛多样,对话招法要入脑入心,服务要与引导结合。
五、推进履职能力建设,既要讲团结,又要善团结,解决好“影响谁、咋影响”问题,做合作共事的明白人
提高合作共事能力,重要的是牢记“合作初心”,处理好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善团结,会画圆。
善于扎牢政治底线,求一致性之“同”。增进一致性,要始终突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善于尊重包容差异,存多样性之“异”。要在坚守政治底线的条件下,把能够团结的一切力量团结起来,把不同方面、不同界别正当的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包容进来;善于真诚以待,多交真朋友、铁朋友。对党派和各方面人士,要“多了解、多理解、多尊重、多商量”,靠党性原则、人格魅力交友。既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又善开展同各党派各方面人士之间从团结出发的批评。
(发言人主要职务:江西省政协主席)
刘伟: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科学指南。
一、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深厚的理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为基石,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关于人民政协的重要论述既一脉相承又创新发展,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规律,坚持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时代条件作出新论述,坚持总结历史经验又根据新的实践经验作出新概括,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又放眼世界作出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
坚实的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一战线内部结构变化、讲好中国故事及贡献中国智慧,都赋予人民政协新任务新要求,党的人民政协理论必须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正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重大成果,现实依据充分而又坚实。
二、科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思想深邃的科学体系。包括关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政协的价值追求,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发挥人民政协的统一战线组织的功能作用,坚持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加强和改进政协民主监督工作,人民政协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人民政协的制度机制创新,人民政协工作的主体,人民政协履职能力建设等。
三、理论特点
一是鲜明的政治性: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二是鲜明的时代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眼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把握人民政协事业的前进方向,鲜明回答了时代发展与人民政协的关系这一重大命题。三是鲜明的科学性: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具有开创意义的新理念新战略新观点。四是鲜明的民族性: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深刻阐明了人民政协是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带有鲜明的中华民族风格。五是鲜明的人民性:强调把促进民生改善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特别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协商,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四、重大意义
一是深远的政治意义。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确立了政治原则、标定了政治方向,让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还可以更好地为解决人类政治文明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二是深邃的理论意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人民政协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拓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的新境界,实现了党的人民政协理论的新飞跃。三是深刻的实践意义。针对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规划了顶层设计,作出了战略部署,指明了实践路径,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
(发言人身份和主要职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对人民政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课题组代表,河南省政协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