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技术创新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人民政协报 2016-04-20期 02版
“这一款洗衣机名叫‘净水洗’,洗涤一公斤衣物的用水量为6升,比现行洗一公斤衣物用水12升的标准提高了50%,是名副其实的‘省水王’。”15日下午,在海尔集团的产品展示大厅,工作人员给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互联网+’与推动科技创新及科技型企业发展”专题调研组介绍了这样一款产品。
该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款产品诞生缘起于一位顾客的抱怨。在交互社区上,有用户道出了自己的痛点:洗衣机里的水那么脏,能够洗干净衣服吗?社区内的创客随后提供了创新方案并付诸实践,研制出了这款净水洗洗衣机,满足了市场上相当一部分客户的定制需求。
自2012年底正式提出了全面启动“网络化战略”以来,海尔持续推进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围绕“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对内打造用户需求牵引的投资驱动创业平台,对外构筑并联的开放生态圈体系,推动海尔由以制造白色家电为主导转型成为一个投资孵化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无论是用户、海尔的合作伙伴,还是社会上任何一个有创业冲动和创业梦想的人,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创业,员工也从过去的执行者、雇佣者变成了现在的创业者和创新者。企业的科技创新也成了开放性的创新系统,提升了海尔的创新能力。
和海尔集团一样,将互联网技术融入传统制造业创新和服务全过程的还有青岛红领集团。
曾几何时,一条软尺就是制衣业的象征,随着工业化生产线带来的制式服装量产,以顾客为中心的量体裁衣变成了以成衣为中心的标准尺码。然而,随着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的升级,越来越多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制式成衣,“以人为本”的定制服装重新赢得人们的青睐。可是,高端定制令人神往的独一无二、上乘材质、精湛手工和专属设计师背后,往往都是令人却步的高昂价格。在流水线上实现了服装定制的规模化生产和平民化消费,红领集团领做到了。
“我们做的是C2M模式,就是借助互联网搭建起消费者与制造商的直接交互平台,去除了商场、渠道等中间环节,从产品定制、设计生产到物流售后,全过程依托数据驱动和网络运作。”红领集团董事长张代理介绍说。
红领自主研发的西装个性化定制系统,建立起人体各项尺寸与西装版式尺寸相对应的数据库。该系统可以对顾客的身型尺寸进行数据建模,通过计算机3D打版形成顾客专属的数据版型。数据信息被传输到备料部门后,在自动裁床上完成裁剪。每套西装所需的全部布片会被挂在一个吊挂上,同时挂上一张附着客户信息的电子磁卡,存储顾客对于西装的驳头、口袋、袖边、纽扣、刺绣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流水线上的电脑识别终端会读取这些信息并提示操作,在流水线上实现个性化定制的工艺传递。
“我们已经建起包含20多个子系统的平台数字化运营系统。”张代理表示,系统会根据市场一线每天发来的订单,自动排单、裁剪、配里料、配线、配扣、整合版型等,“实现了同一产品的不同型号、款式、面料的转换,以及流水线上不同数据、规格、元素的灵活搭配。目前已有超过1000万亿种设计组合和100万亿种款式组合可供选择。”
对比来看,纯手工高端定制西装的生产周期约为3至6个月,售价最低约需1万元;红领的定制西装从接单到出货最长只需用时7天,价格根据面料质量不同,最低只需要2000元。
“海尔和红领模式的核心价值在于探索出了传统制造业与信息化技术深度融合的新范式。这种新范式包含着工业生产的互联网思维、全程数据化驱动的生产流程、去科层化的组织、顾客和制造商直接联结的运营模式等,使得个性化需求和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得以兼容。”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原副部长蒋耀平表示。
“从智能设计到智能生产再到智能营销,这些企业的发展模式值得研讨,他们试图重新定义制造环节在微笑曲线中的地位和价值,实现了新旧发展动能的连续转换。当然,其在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商业价值、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正如海尔集团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希望有更多的企业能在尝试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朱星表示。